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

日期:2024-12-12 来源:

各教育教学单位、学生:

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赛将于20254-5月举行,根据往届赛事安排预计,大赛将设主体赛、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、红色专项活动。为进一步深化威尼斯官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,经研究,决定组织开展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工作。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组织机构

本届赛事由创新创业学院、校团委负责申报组织工作。校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、教授组成,负责项目的评定选拔。各学院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,结合实际做好竞赛的各项工作。

二、参与对象

参赛者须为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。

三、作品来源

(一)主体赛

1.目前已取得多项专利、论文、获奖证书、科技发明等成果的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学生须为第一作者)。

2.项目具有较好的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、创新性,在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可以取得丰硕成果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(学生须为第一作者)。

3.老师指导或带领学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(学生为主要参与成员,第一作者优先)。

(二)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

申报作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领域范围。

1.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实物或技术。

2.针对前沿领域研究的实物或技术。

3.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实物或技术。

4.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实物或技术。

5.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、超越性的实物或技术。

6.让人感觉出人意料、震撼震惊的实物或技术。

7.具有前瞻性、创新性、应用性(或应用前景)的实物或技术(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、脑科学、生物育种新材料、新能源等前沿领域)

8.充满奇思妙想、脑洞大开的实物或技术。

9.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研究的实物或技术。

10.能够巧妙地、创造性地解决“小”问题的实物或技术。

11.具有一定创意性、趣味性的实物或技术等等。

(三)红色专项活动

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、坚定信念,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,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,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、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、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。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,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。

四、作品要求

(一)主体赛

1.作品的主要成果须学生排名第一。

2.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,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类进行申报。

3.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。

4.参赛作品申报类型:

1)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(作者限本科生)。

2)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(限定在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六个学科内):包括学术论文、调查报告、咨询报告;附件材料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、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、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、领导批示等佐证材料,支持围绕发展成就、文明文化、美丽中国、 民生福祉、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。

3)科技发明制作(分为A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):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。

5.申报作品必须是2023年以来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。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(论文)、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、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。

6.申报作品在选题上要关注现实,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造性,科技发明制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,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。

(二)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

1.作品必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,严禁抄袭。

2.个人或团队申报均可。支持跨国、跨地区、跨省、跨校组队。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,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。

3.作品(实物或者技术)要能通过视频(不超过3分钟,MP4格式,不超过200M)或图文形式(不超过5000字,PDF格式不超过100M)全方位展现,并以此提交参赛。若作品最终获奖,需要能够进行现场展示。

4.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、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,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。

(三)红色专项活动

1.以团队或个人形式申报。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,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。

2.将学生参与的理论学习、实践调研和交流分享形成实践成果。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、调研报告、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。

3.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(20237月至今)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,经过沉淀提炼、深度思考,完成新的实践成果,参加到活动中来。

3.作品应该是既有短视频、又有调研报告(两者为1件整体作品)

4.作品的基本格式要求。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,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,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、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,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、共同教育、共同成长,鼓励围绕发展故事、典型人物深度挖掘,形成有温度、易传播的视频(视频格式:MP4,视频分辨率:1280*7201920*1080);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,也有观点论述,符合真实性、思想性、简洁性的特征要求,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。

五、评审标准

(一)主体赛评审细则及标准

详见附件5

(二)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评审标准

创造性:考察学生思维的开阔性、创新性,作品让人感觉脑洞大开甚至颠覆超越;

科学性:考察作品是否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,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有灵活的创新的应用;

应用性:考察作品是否能够巧妙地、创造性地解决某类生产生活中的难点或问题。

(三)红色专项活动评审标准

围绕创新性、学术性、传播力和感染力等方面,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文本评审。

六、工作安排

(一)院级初赛阶段(202412-20251月)

各学院成立院级竞赛领导小组,明确竞赛责任,充分挖掘本学院资源,积极鼓励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赛,举行院级初赛,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竞赛。并根据院级选拔情况,在汇总表(附件2)中对上报作品进行排序。主体赛、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、红色专项活动,各学院分别推荐最多15项、至少5项、至少5项作品参加校级复赛。

(二)校级复赛阶段(20251-2月)

复赛阶段,创新创业学院、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作品申报书进行评审,主体赛以现场答辩形式、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和红色专项活动以文本评审形式,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。

(三)校级决赛阶段(20252-3月)

主体赛所有进入决赛的作品,以现场展示的形式,角逐决赛结果,学校根据竞赛评比结果,表彰本次竞赛获奖项目。现场展示环节以PPT讲解为主,有需要的项目可以将实物带到现场;若设备无法搬运,可通过视频展示。学校将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,对创新性好,培育性强的项目将重点培优、打磨。

七、报送要求

申报作品请以学院为单位,请各学院于2025112日前将院赛组织情况报告(附组织院赛的通知和新闻稿)、作品申报书(附件1,含相关材料,详见申报书说明)和作品汇总表(附件2)纸质稿一式一份报送至创新创业学院竞赛管理科(工程实践中心6号楼A213室),电子版发送至送至创新创业学院邮箱cxcy@njit.edu.cn

八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杨老师;联系电话:025-86118556。


附件:

1.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8040威尼斯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

2.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

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

3.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

4.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

5.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评审细则及评审标准

6.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

创新创业学院

校团委

20241212


  • 附件【附件.zip】已下载